CodeCode
Code
SELECT speaker, track, score,
ROW_NUMBER() OVER(ORDER BY score DESC) AS rownum,
RANK() OVER(ORDER BY score DESC) AS rnk,
DENSE_RANK() OVER(ORDER BY score DESC) AS drnk
FROM SpeakerStats
speaker trackscore rownum rnk drnk
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- ------ --- ----
Jessica Dev 9 1 1 1
Ron Dev 9 21 1
Suzanne DB 9 31 1
KathySys 8 44 2
Michele Sys 854 2
Mike DB 864 2
KevinDB 777 3
BrianSys 787 3
Joe Dev 699 4
Robert Dev 6 10 9 4
Dan Sys 311 11 5
正如前面讨论的那样,score 列不唯一,因此不同的演讲者可能具有相同的得分。行号确实代表下降的 score 顺序,但是具有相同得分的演讲者仍然获得不同的行号。但是请注意,在结果中,所有具有相同得分的演讲者都获得相同的排序和紧密排序值。换句话说,当 ORDER BY 列表不唯一时,ROW_NUMBER 是不确定的,而 RANK 和 DENSE_RANK 总是确定的。排序值和紧密排序值之间的差异在于,排序代表:具有较高得分的行号加 1,而紧密排序代表:具有明显较高得分的行号加 1。从您迄今为止已经了解的内容中,您可以推导出当 ORDER BY 列表唯一时,ROW_NUMBER、RANK 和 DENSE_RANK 产生完全相同的值。
NTILE 使您可以按照指定的顺序,将查询的结果行分散到指定数量的组 (tile) 中。每个行组都获得不同的号码:第一组为 1,第二组为 2,等等。您可以在函数名称后面的括号中指定所请求的组号,在 OVER 选项的 ORDER BY 子句中指定所请求的排序。组中的行数被计算为 total_num_rows / num_groups。假如有余数 n,则前面 n 个组获得一个附加行。因此,可能不会所有组都获得相等数量的行,但是组大小最大只可能相差一行。例如,以下查询按照 score 降序将三个组号分配给不同的 speaker 行:
在 SpeakerStats 表中有 11 位演讲者。将 11 除以 3 得到组大小 3 和余数 2,这意味着前面 2 个组将获得一个附加行(每个组中有 4 行),而第三个组则不会得到附加行(该组中有 3 行)。组号(tile 号)1 被分配给行 1 到 4,组号 2 被分配给行 5 到 8,组号 3 被分配给行 9 到 11。通过该信息可以生成直方图,并且将项目均匀分布到每个梯级。在我们的示例中,第一个梯级表示具有最高得分的演讲者,第二个梯级表示具有中等得分的演讲者,第三个梯级表示具有最低得分的演讲者。可以使用 CASE 表达式为组号提供说明性的有意义的备选含义:
声明: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;转载务必保留本文链接;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。